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标题:融合夯实实体经济基础。新华社记者张欣欣、周元28日发布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。其中,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,巩固和加强实体经济基础”被摆在首要战略任务,强调了实体经济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,在中国现代化方式不断推进中必须牢牢抓住。实体经济是国家发展的资本,是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。 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工业增加值从31.3万亿元增长到40.5万亿元。我国经济经受住了世纪疫情的严重冲击,有效应对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,实体经济发挥了关键作用。一个大国的伟大,必然是一个大国的重量。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,就不可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特别是“十五五”这个“夯实基础、全力以赴”的关键时期,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。经济增长要保持适度节奏,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发展建设,科技衰退要抓住时间窗口、顺势而为……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把经济发展聚焦在实体经济上,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“强基”、走向决胜ds新的。 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,巩固和增强实体经济基础”是一项系统工程。 《建议》提出“坚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方向”、“促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”等一系列措施,既要保持制造业一定规模,又要通过全方位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,培育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,巩固强化优势,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模式,也意味着必须把发展新生产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。 “着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”、“实施产业创新工程”、“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”……《建议》作出系统安排,既要注重布局新的经济增长点,又要加强各产业协调融合发展,潮起潮落,提高深度融合——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相结合,提高整体效率,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。“发展现代产业体系,融合扩张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础”,不是等待,而是行动。关键是要正确落实。各地区、各部门在谋划“十五”时期有关规划时,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,加强政策引导、资源配置、要素保障,构建支持实体经济的强大合力。同时,要采取有效措施,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。at推动创新,从行业深耕中有效提升存在感。我们是依靠实体经济起步的,未来也要依靠实体经济,推进各项举措,不断努力创新,让实体经济的“大树”变得更加豪华,中国经济一定会走得更远。